從「我一直以雲林為傲」、「請給他們一雙手」到「誰說的,蒜」,我想過很多問題。
一開始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朋友會這麼支持,也沒想到我真的會下定決心架了「誰說的,蒜」
當然我也沒想過我真的會把網路行銷這件事情考慮在內……
開始決定要做這個部落格之後,我知道我必須開始學會「面對」、「謙虛」以及我過去21年來從來沒學會的「圓融」……
上禮拜回雲林一趟,家中已經沒有蒜頭了,劉先生說,就目前的氣候狀況跟蒜頭的發育情況,明年的收成量應該會較今年差,可能蒜球也會比今年的size小一點,蒜頭喜寒,喜風,雖然這陣子我幾乎每天都在msn抱怨天氣冷到不行,但對這些蒜頭小祖宗們而言,這是個不折不扣的「暖冬」。
蒜商們也已經到產地去跟蒜農們打契約,目前契作的價格,濕蒜14元/斤,乾的則是20元一斤,如果願意接受契作的蒜農,一分地可以先拿到一萬塊的訂金,但簽了合約之後,假設明年的價格飆漲,依然得依照合約價格售出。
我還是不能理解為什麼契作的價格是可以被少數人決定,這些人只要坐在一個會議室裡,然後說說到產地踅踅繞繞之後看到的生長情況,再討論一下怎樣的收購價對他們是最大利益、最低成本,接著,拍‧板‧定‧案。
劉先生看起來像是真的被打擊到了,後來我再跟他說到一些我覺得或許可以嘗試的作法,他不會一口回絕,但總會以「唉,這沒有效果」做開頭,然後開始跟我說他所認為的困境。
看著他這樣,我有點失落,但更多的是難過,我知道這是深沉的哀愁,我知道這是很多農民的心聲與委屈,我知道我多麼以他們為傲,但我卻不知道要怎麼安慰他。
問題其實在於保存以及後續處理,蒜商之所以可以肆無忌憚的收購、囤積,是因為他們有雷射設備可以抑制蒜頭發芽,其他包括冷藏(蒜頭是冷藏而非冷凍)設備,動輒上百上千萬的設備,生產者不可能有。
再者,如果自產自銷,站在消費者的立場,當然希望送到手上的是「白泡泡」的蒜瓣,帶著泥土髒兮兮的,我自己看了也會覺得不這麼美觀,只是若回到生產者的角度,以我們家來說,從事農業的只有劉先生、劉太太與劉阿公,主力是劉先生與劉太太,但他們兩個要採收兩甲地的蒜頭的同時還要撥蒜、分裝,雖然他們兩個加起來不到一百歲,但要負擔全部的工作,真的很吃力。
我得想想這該怎麼辦,也歡迎大家留下意見。
最後我們來欣賞喝水的蒜頭小祖宗吧,現在已經是90天左右囉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